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发展理论 >> 经济发展方式 >> 正文 >> 正文

博物馆城市发动机第一章博物馆选址上

来源:经济发展理论 时间:2021/12/9

博物馆与城市空间建构

1.1博物馆选址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

既是城市发动机,那发动机的位置是不是很重要啊?它犹如人的心脏,在一个真正适当的位置至关重要。对于城市而言,博物馆的选址,直接影响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建构。一旦失去这个机会,一座城市将永久性失去构建自己灵魂标志的机会。

1.2博物馆是实现城市圣地的良方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于文化也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博物馆建筑兴建也日益增多。那么如何在新、老城区中确定博物馆的位置,以便博物馆达到既能为城市保留神圣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又能够方便舒适、聚拢人气,成为建设方和建筑师面对的第一道难题。

▲雅典卫城遗址博物馆见证历史的变迁

1.3何谓城市精神空间结构?

何谓城市精神空间结构?这是我们代替“城市圣地”的一个说法。在功能主义规划盛行的今天,我们已经忘了城市很多最基本的属性。尤其忘了城市需要圣地,需要精神空间结构。现在很多专家把习以为常的事情当成天经地义,缺少反思、缺少质疑,导致“欧洲药方”在中国的规划领域泛滥成灾。传统被遗忘,圣地在消失。而功能主义规划以“功能分区”的名义,彻底将建造城市圣地的可能性消灭殆尽。

我国的博物馆选址出了什么问题?

2.1何谓“欧洲药方”?

所谓“欧洲药方”,是欧洲人为了治疗“欧洲城市病”在上世纪上半叶发明的。回到功能主义规划的本源,就回到其最基本的“四原则”:1、工作;2、居住;3、交通;4、游憩。功能主义认为,只要遵从这四条原则,解决好这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个好的规划,就可以解决好欧洲的城市问题。是的!可以解决“欧洲的”城市问题:就是欧洲战后急需解决的安置难民、安置退伍军人、疏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这三大城市病。

2.2“欧洲药方”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欧洲人在伦敦或巴黎的周边按照功能主义规划建设了一系列的“花园小镇”、“阳光社区”,取得成功。殊不知这套理论搭了一个巨大的顺风车——历史已经形成的伦敦或巴黎这样的大都市。欧洲人不需要用这套理论来建设大城市!通过有机更新,这些大都市利用传统遗产已经承担起一个个国际大都市的绝大部分的主要功能,从而避免了功能主义规划的盲区。当用于中国建大城市时,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如同巴西利亚和昌迪加尔,没有结合巴西、印度当地情况,机械移植西方经验,导致城市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障碍。

▲网络对于巴西利亚、昌迪加尔城市规划弊端讨论

欧洲药方治中国病,何时休也?

3.1中国城市化问题:用欧洲药方治中国病

到了中国,以深圳为代表,在改革开放后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人口超万的国际大都市,这个药方还够用吗?而且,中国需要建多少深圳这样的大中城市啊!“欧洲药方”将我们的大中城市都变成了郊区!“郊区化”、“睡城化”在中国比比皆是。严格功能分区的结果,不但造成严重的钟摆效应,也创造大量的非必要通勤交通,更坏的是大量城市郊区化之后,没有产业、没有就业计划。导致城市运行成本高昂,对于城市的持续繁荣造成巨大的隐患。

▲北京天通苑小区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社区

3.2用错药的结果?

用错药的结果不仅如此。除了“千城一面”、“又新又脏、一模一样”之外,比这个更糟糕的是我们的新城从规划到建设缺少一个最重要的维度:人的精神需求的终极满足!无从建设一座伟大的城市!

在上述四条原则中,前三条与人的精神完全无关。第四条“游憩”沾点边但属于马斯洛心理金字塔的低端。仅此而已!完全没有触及广大市民的精神需求的核心!当现代人真是可怜,仅仅“游憩”就可以打发他/她所有的精神生活了?

3.3求助于标志性建筑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城市的书记和市长们都在挖空心思建设“标志性建筑”。在千城一面的困局面前,建设标志性建筑可以增加城市识别性,犹如悉尼歌剧院一样,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地标。但是这些还不够!

城市精神空间建构

▲欧洲著名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选址简况

4.1“城市精神空间结构”

在众多的地标性建筑和建筑群中,还有一类我称之为“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城市所能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拥有至少一个永恒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城市,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城市”。我认为至少满足以下几点,才能成为合格的城市精神空间结构。即:1、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2、是一个有结构关系的建筑群;3、具备标志性建筑的特征;4、具备权力机构的存在感;5、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地区/国家的历史、技术、文化、与艺术。

4.2博物馆选址关乎城市精神空间结构

显然,博物馆的性质及功能符合“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第三和第五点要求:能够具备标志性并代表这个城市/地区/国家的历史、技术、文化、与艺术。但其余几条的满足,就需要有选址的支持。

4.3汪克说博物馆不是“文化建筑”!

将博物馆当成文化建筑,其实是贬低了博物馆。汪克认为博物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建筑类型,应该自成一类,至少要归入“灵魂建筑”中,而不是按功能主义规划定义归入“文化建筑”之类类,更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划入“文化片区”而了之。建一座成功的博物馆,决不仅仅是提供一块面积充足的地皮就能够简单解决的问题,而是包含着历史文化因素、城市规划布局、当地先进技术与建筑定位、场脉与场所精神等多方复杂因素的综合性问题。

▲实例分析: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选址

4.4小中见大的博物馆

从一方面来说,博物馆在一座城市中的位置,不仅是决定这座博物馆营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以小见大集中反映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示了城市的自然山川、历史文脉、商贸兴盛、思想发展和文化品味。那么,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心脏,博物馆应该位于城市中的什么位置呢?历史发展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越发达,其对于文化的追求就越强烈,而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文化建筑的地位也就越高。因为文化是比经济实力更能够显示国家或地区素质的标准。

4.5城市文化品位的标志

在一座城市中,占主体地位的博物馆坐落在城市的何处,不仅体现着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地位,也体现着不同城市对于博物馆建筑定位的差异。高楼大厦、立体交通等建筑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发展状况和水平,而博物馆建筑的位置、建筑形象及内部设施,却是体现城市文化品质重要标志。

相较而言,城市的文明不仅是通过高度发达的物质水平体现,更多的还是通过博物馆这些文化建筑来体现的。尤其是国际主义风格和越来越趋于统一的国际化风潮流行之后,体现城市差异,尤其是突显特色的文化,成为塑造富有个性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而博物馆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建筑,对彰显城市个性的任务负有重要的责任。

▲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人们的精神殿堂之一

4.6内外兼修的博物馆

从外在的建筑形象上来说,拥有一座富有个性又兼具实用性的博物馆建筑,不仅可以为城市增加一处标志性的建筑景观,也会增加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内部建筑功能上说,一座满足参观功能和参观者心理的博物馆建筑,不仅可以使人们对博物馆本身增加认同感,从而创造更好的效益,还能直接为塑造美好城市形象和促进相关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说这么多,博物馆到底该如何选址?

▲北美著名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选址简况

5.1博物馆该如何选址?

博物馆建筑几乎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大城市中都有建造,但在各个城市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是整个城市崇拜的焦点,有的则成为被整个城市遗忘的角落。造成这种博物馆在不同区域地位悬殊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事先选址的因素所造成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5.2选址公式

针对博物馆选址,笔者提出一个选址公式:

中心区位+权力建筑+博物馆=城市精神空间结构。

5.3选址回应五大要素

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在回应前面讲到的构成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五大要素:中心区位满足第一条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权力建筑回应第四条具备权力机构的存在感;“中心区+权力建筑”回应第一条中心区位,第二条是一个有结构关系的建筑群;第五条能够代表这个城市、或地区、或国家的历史、技术、文化、与艺术。五条中占三条,选址从数量上超出建筑本身的魅力!

5.4运用公式的展望

如果遵循这个公式,一座城市就有可能从长计议,预先规划布局。一旦规划锁定,接下来不管用多少年来实现,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为城市建立一个鲜明的、独一无二的、感人至深的“城市精神空间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了以后的搞拆迁成本,更避免了失去这个不可再得的机会。

华盛顿范例

▲华盛顿博物馆群——位于市中心绿地两侧

6.1华盛顿范例

在这方面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规划和实践堪称范例。虽然针对这座城市规划的成功与否,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从博物馆规划和突显城市特殊地位和品质的方面来看,皮埃尔?查尔斯?朗方上校在年前的设计显得高瞻远瞩。

6.2百年前预留的土地

首先,在中心轴线和放射形轴线上布置的大片绿地不仅拉开了各座建筑的距离,并同时提供了优美的参观环境,其事先划定的大片土地面积,也为之后一系列博物馆的兴建预留了空间而无需拆迁。

6.3与最高权力并置

其次,将博物馆聚集区与国会大厦、白宫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建筑置于同一区域的做法,也从建筑位置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地位,给予了人类崇高文明记录建筑应该有地位,也展现了这个国家较高的文明素质,也呼应了欧洲重视文化建筑的传统。

▲华盛顿市中心概览

6.4什么人是美国人!

再次,围绕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博物馆群,成为华盛顿最重要的城市特色,既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也方便参观者对所有博物馆的参观。最重要的是,这美国精神的集中展示,免费开放慷慨大方,泱泱气度让世界人民知道:什么人是美国人!

6.5注意:这里只有博物馆!

大家注意!华盛顿Mall中心区没有剧场、没有文化馆、没有功能主义定义的其它文化建筑,这里只有博物馆!这种将博物馆置于城市之魂的重要地位的思想,首先需要在城市决策者、城市规划者和博物馆建筑师三方中得到共识,然后再通过三方的紧密合作创造出来。这种由博物馆和权力建筑所形成的城市中心区,也成为整个城市的点睛之笔,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果有任何一座其它文化建筑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再论我国选址的不足

▲国内部分博物馆选址实例(中心区位+权力建筑+博物馆=一个城市的精神空间结构)

7.1传统的丢失

在我国,北京和上海其实都遵从上述公式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空间结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为什么好?天安门广场好在符合了选址规律:中心区位(天安门广场)+权力建筑(人民大会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上海也是如此:中心区位(人民广场)+权力建筑(上海市政府)+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然而这样的优良传统丢失了。除此之外,以及对于博物馆作为特殊文化建筑对城市的发动机作用认识不够,还存在着一些更大的不足。

▲城市规划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组合在一起

7.2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文化片区?展览用地?

从大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背景来看,我国城市规划中适用于博物馆的只有文化娱乐用地与图书展览两类用地划分。这一规定导致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博物馆与图书馆、会展中心、文化馆等普通文化建筑组合在一起,笼统兴建“文化区”。这一现象在新城规划与实践中尤为常见。

例如,国内某座新城市的规划已经呈现出重视文化建筑,并通过其与权力建筑的组合来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规划意识,但将博物馆与青少年宫,甚至是体育场并置于同一区域内,使博物馆失去了其在城市文化建筑中的主导地位。展览用地就更糟糕,完全是一派庙会的当代版,将格调降得很低。

7.3一旦留下遗憾,短期内很难逆转

而且,由于博物馆建筑远离中心区,而选择局部功能区,也使得博物馆与参观人群在距离上的脱节,为日后博物馆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也引出博物馆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课题,以及场脉对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影响作用。

由于博物馆选址的失误,导致我国绝大部分新城建筑失去了打造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机会!导致我们的新城同质化、雷同化,失去自己独特的精神甚至灵魂!更糟的是,这个遗憾一旦形成,短期内是很难逆转的。

基于选址的分类

▲贵州省博物馆选址:中心区位(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等构成)+权力建筑(贵州省法院、贵阳市政府[从博物馆到贵阳市政府距离为1.3km])+博物馆原则

8.1选址问题:博物馆专著的理论缺失

很多博物馆专著都忽略选址问题。即使提到,也停留在描述层面,如清华大学主编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将选址分为:博物馆群、公园与风景区、文化中心、历史环境、游乐建筑群、事件原生地和所属社区共七大类,没有专门针对选择深入探讨,也没有揭示本质层面上的选址规律。

8.2复杂的选址问题,拒绝简单答案?

如果广而论之,并非所有的博物馆都适用中心选择,也不能说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城市发动机。表面上看,利用博物馆建构城市精神空间结构的路径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博物馆的选址类型。比如有的遗址博物馆完全远离城市。所以,要讲清楚博物馆选址这个话题,就要扩大视野,从博物馆的分类开始讲起。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选择模型,让我们从发动机的分类引出有关博物馆的分类。从回顾博物馆选址及相关理论讲起。

8.3基于选址的分类:两类就够?

从选址的角度,本书建议将博物馆分为综合类、专业类两大类。这样的分类对于博物馆选址和城市神圣空间建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分类方法来自于发动机分类方法的启示。发动机的种类按大类可分为外燃机和内燃机两大类,蒸汽机、燃气轮机、斯特林发动机属于外燃机,汽油机、柴油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属于内燃机,电动机看看做一种特殊的外燃机。

▲“C模式”: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8.4综合类与专业类:本质都是集中

综合馆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分类都离不开综合类,自然是集中。专业馆的出现,一开始是因为综合馆发展到了一个超出常人所能感知的阶段,超出了观众的疲劳极限,超出了管理的手段极限,因此才将特征和专业性强的部分分解出去,如在大英博物馆分解出去的文物基础上成立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此后大英博物馆依然馆藏文物万件。相比之下,我国最大的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总量为余万件(套),馆藏数量还不及已经拆分后的大英博物馆。

8.5不要盲目跟风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至年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亿件/组,加上考古事业的蓬勃向上,博物馆文物量或将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这个阶段强调与国际接轨、跟随国际化最新的专业化潮流是盲目的、盲从的、对于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是缺少现实意义的。

▲“S模式”:德国红点设计博物馆

8.6专业类的集中

关于专业化,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胡骏著《博物馆纵横》p56介绍国外专业化奇特博物馆98种。如:儿童博物馆、长寿博物馆、人体科学博物馆、卫生博物馆等。专门化或专业化博物馆的提法可以涵盖所有的非综合性博物馆。而这样的分类在选址的指导意义上立竿见影。简言之,综合类博物馆适合大众人群集聚的大中心选址,专业博物馆适合小众人群集聚的小中心选址,这类我称为“小集中”,此外就是随地就势的遗址类博物馆,我称为“穿越集中”。

9.1结论:选址模式

在得出选址公式的基础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城市发展格局后,汪克作出建议大胆将博物馆选址分为集中式“C模式”、和分散式“S模式”两大类,这两大类共六种主要的模式,构成博物馆选址的主要模式。两类的实质都是集中,综合类“大集中”,专业类“大集中”(其中遗址类“穿越集中”)。

作者:汪克等

第三稿合作者:汪克艾林工作室

第四稿合作者:陈瑜

发动机创意讨论者:孙凌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htaiguo.com/fzfs/10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