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发展理论 >> 经济发展内容 >> 正文 >> 正文

双循环构建ldquo十四五rd

来源:经济发展理论 时间:2021/12/15
《双循环: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

0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内为主、内外互促”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这本书详细的诠释了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外循环和内循环,又有更具体的阐述,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让我更明确的知道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实看看这本书的作者,就知道这本书的分量!

樊纲,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兼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

双循环形成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一些短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一些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始终未能有效突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国提出经济双循环战略,并在多次重点会议上得到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双循环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动力,即科技创新。

第二个层次是供需结构升级。

第三个层次是对内深化改革与发展。

第四个层次是关键领域突破。

第五个层次是坚持对外开放。

其中有个观点我深有感触,也觉得比较新颖。推动供需动态平衡。“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抓住内循环这一重要战略方向,发力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降低居民储蓄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培育新消费场景,满足更高消费需求。要放开管制,消除供给侧的梗阻和障碍。推动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使正常的房地产需求得到满足。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新供给,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多变、多样、多层次的适配性,尤其是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以及老龄化群体带来的新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我们之前一直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开始强调了需求侧改革,那么最终的目的就是供需动态平衡,这个就很有意义!

书中还提到了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对我们以后的投资是有帮助的!

高端制造优化升级。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房地产长期来看是靠不住的!但是我们目前的制造业也有隐忧,中国制造在核心技术、高端装备、信息化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脱实向虚”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突出。那么未来前景是可以的!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的核心在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进一步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数字货币等数字化建设,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绿色转型推动绿色经济新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能耗大幅降低,推动世界能源体系结构持续优化,现有全球能源版图逐步改变。绿色经济将对新能源车、化工新材料、光伏锂电等方面带来综合性提升,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为经济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新服务催生新产业形态。新服务以数字化、生态性、社会性、规则性、人文性为关键词,描绘出新服务的特征属性。新服务的数字化体现在数字经济赋能,深度结合“互联网+”平台,推进体验升级、消费升级;新服务的生态性体现在突破传统消费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形成闭合的生态圈;新服务的社会性体现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精准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服务的规则性体现在创新监管手段,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监管体系;新服务的人文性体现在人文关怀和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以此为出发点,新服务扩展出多样态的经营模式。

董赟

分享和转发是对我更大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htaiguo.com/fznr/10383.html